12月31日,由北投公路集團投資建設的G357灌陽洞井至潮田公路(以下簡稱灌潮路)順利通過交工驗收,灌陽、恭城、靈川三縣瑤族人民去往桂林從此有了最為便捷的出行選擇。
灌潮路交工驗收總結會現場
在12月30日的交工外業驗收中,由自治區公路發展中心,灌陽、恭城、靈川三縣交通運輸局等相關單位技術人員組成的驗收小組對灌潮路項目全線工程建設質量、內業資料和有關文件進行了細致查看和評定。隨后在交工驗收總結會上認真聽取各單位的執行情況匯報,經過認真評議后,驗收小組一致認為灌潮路項目完成了規定的建設任務,工程符合設計要求,質量合格,同意通過交工驗收。
北投公路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祖繁在項目交工驗收總結會上講話
灌潮路順利交工
灌潮路全長約64公里,起于桂林市灌陽洞井鄉,接原縣道X118與國道G241灌陽至恭城二級公路交叉口,終于靈川潮田鄉,接在建的興安至陽朔二級公路K53+720處。路線由東向西依次經過灌陽洞井鄉、恭城栗木鎮、靈川大境鄉和潮田鎮,總投資約5.82億元。
灌潮路建成前,灌陽洞井瑤族鄉到桂林市需經241、305和321國道走一條“U”型路線花費近3.5小時,而現在得益于便捷的灌潮路,這段路的出行時間縮短至1.5小時,不僅大幅度降低了當地農副產品的運輸成本,還將進一步促進灌陽、恭城、靈川三縣對外輸出沿線濃厚的少數民族文化,帶動地方產業和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現在外面的老板開著貨車進村收各種山貨,大家在家里就能將咱山里產的柑橘、砂糖橘賣出去了。”洞井瑤族鄉的包勛儀激動地說到。灌潮路不僅讓民心相通、資源互通,也促進形成了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大格局,在推動“民族團結+鄉村振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021年是“四建一通”收官之年,灌潮路作為“四建一通”及“十三五”規劃公益性項目,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桂林市交通運輸網絡,極大改善沿線41萬群眾出行環境。當地少數民族群眾也將通過灌潮路,將藏在大山深處砂糖桔、柑橘、芋頭等當地豐富的特色產品輸送到全國各地,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當地農業、旅游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新動能。(孫媛、梁艷春/文 朱業思、梁艷春/圖)
灌潮路給當地瑤族群眾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出行選擇
線型優美的灌潮路
自帶“仙氣”的灌潮路